同心资讯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同心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慈善市场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的走向?
来源: 天津市联合助学基金会   时间:2012-12-30 21:50:50   浏览:载入中...
        未来中国基金会发展格局和慈善捐赠的发展趋势如何走向?政策大环境的变化是否导致中国社会财富的大规模转移?中国慈善市场的资金来源、筹资主体、筹资手段,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所有关心中国慈善事业的人们都感兴趣的问题。本中心通过对去年基金会筹资数据的分析,结合今年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的案例,以及慈善大环境的变化,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慈善捐赠和基金会筹资发展,可能出现如下三大趋势:

    趋势一:慈善捐赠总量和整个慈善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

    慈善捐赠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状况,我们这里说的是常态发展,或者说是未计算非常态的发展。非常态的上升,往往是大灾大难发生的时候,如1998年的大洪灾,和2005年末的太平洋海啸,引发的慈善捐赠上升属于非常态。

    1.企业捐赠将出现第一个高潮,巨额捐赠将成为常态,社会财富较大规模转移将首次在中国出现。因为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正式施行,该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原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扣税额度仅为3%。从3%到12%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是政府向社会“放钱”的重大举措,对慈善事业绝对是重大利好。可以预期,随着新税法的实施,巨额捐赠将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一种常态;企业捐赠将在08年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高潮,并在未来呈现向上的态势;将出现基于财富第三次分配价值观基础上的社会财富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转移。

    2.平民捐赠热将进一步升温。随着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传媒力量的强力介入,社会舆论的热烈捧场,传统型公募机构筹资理念和手段的转变和提高,国民慈善观念、慈善文化将进一步加强,以平民为主体的平民捐赠,将进一步升温。中国慈善领域将出现平民慈善和富豪慈善、企业慈善交相辉映的局面。

    3. 境外基金会合法注册将引入更多海外善款。今年,依照《基金会管理条例》,比尔•盖茨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等三家境外机构在中国民政部登记,开启了境外基金会在华注册的大门。境外组织注册政策的执行,将会促使其它境外基金会积极寻求合法注册的渠道,这无疑将引导更多境外善款流入中国。

    趋势二:筹资主体将发生较大变化,传统慈善格局将被打破。

    1.基金会作为募集资金的主角,在慈善事业中更加凸现。在我国慈善捐赠领域,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基金会的专业分工不明显,许多基金会自身精力主要在做慈善项目,导致基金会并没有成为慈善募集资金的主角,大量善款流向政府或者直接流向其他民间组织,而不是基金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大量私募基金会的出现和传统政府伙伴型基金会治理的提升,基金会募资方式和手段的日益专业化,基金会将取代政府和其他民间组织,成为善款的主要流向地。

    2. 非公募基金会的大量涌现,将继续改变中国基金会的格局并继而改变中国慈善事业的格局,导致私募基金会时代的提早到来。去年,非公募基金会以超过70%的速度递增,种种迹象表明,此种增速今年还在延续。在三到五年之内,随着非公募基金会登记注册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和中国富豪阶层财富的急剧上升富豪数量的增加,中国将涌现大批以企业家个人名义或者企业名义成立的私募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往往都是千万元级和亿元级,他们的出现,将使慈善捐赠总量大幅上升,使我国善款对GDP的贡献,和基金会对社会的贡献加大。同时,将改变公募基金会一统基金会世界的局面,并有可能导致非公募基金会超越公募基金会,成为基金会领域主角时代的到来。正如有专家预测的那样,未来五年,中国最具实力的基金会将是由私人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

    3. 地方性基金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来全国性基金会对善款绝对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随着年初国务院文件将捐赠免税和注册登记的权利下放到省市地方政府,地方性基金会的现实注册登记条件比全国性基金会的登记注册更加灵活,更多的基金会将采取到地方注册。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底全省仅有基金会42个,而截至2006年底,全省基金会猛增至81个,增幅为92.9%。毫无疑问,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年募集资金总量上升为全国基金会筹资第一,江苏爱德基金会、福建黄仲咸基金会的年筹资和净资产过亿,都反映出一种趋势:地方性基金会这种新生力量,将挑战全国性基金会对善款的绝对垄断地位。

    趋势三:慈善事业将更加专业化、职业化、透明化。

    慈善领域“市场化”增强,竞争将更加激烈,职业化、专业化、透明化将进一步提高。

    1. 慈善“市场化”程度提高。慈善领域和所有非营利领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市场因素的领域。随着现代慈善公益理念的普及,人们将认识到非营利领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虽然其性质是非营利的,但不排斥并要重视“市场”元素,在慈善经营、组织治理、人才、宣传等诸多方面,“市场化”程度越高,成功机会越大。

    2. 慈善基金会的筹资方式、筹资手段,将更加多元化。如何为组织和其慈善项目募集到更多的善款,是慈善组织成功的关键。筹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在公募市场,如何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取得公众的信任,是所有公募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借助媒体力量,公益广告,明星效应,与企业结盟,或成为政府伙伴,与境外组织结盟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某一慈善组织的营销手续和筹资手段。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央视的“圆梦行动”使其筹资连续两年过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借助明星效应使其募款额从0到亿的提升,就是绝好的例证。

    3. 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慈善市场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传统的被动型的等、靠型基金会将没有市场,一些没有竞争能力的筹资型基金会面临着出局的可能。三五年内,“破产”这一市场经济领域的现象,将可能在基金会和慈善领域出现。而一些有先进理念、治理完善、并有市场经营意识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将在慈善市场脱颖而出,越做越强,并进而成为公募市场的基金航母。

    4. 市场化的另一结果,就是促使慈善领域专业化分工,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将以更加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来赢得慈善捐赠市场。

    总的说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基金会和整个慈善市场的基本面将朝着更加良性的轨道发展。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